二维码展示小程序后台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892|回复: 0

北大心理学女神倬伦:如何打造自己的高级人脉圈?

[复制链接]

3835

主题

31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239
QQ
发表于 2018-9-6 15: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登录回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x



刚参加工作的表弟发来消息,问我:“与人相处时,怎样才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为何自己总是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人?”。


想起不久前朋友说过的话:与人交往时,只考虑自己利益,不遵循规则的人,永远不会有真心朋友。


我深以为然。


一个人有没有遵循交往规则,直接影响对方判断他是否值得深交。


而在人际交往中,有3条是大家没有说出来,但非常重要的规则。


没有爽快的答应,其实就是拒绝

小何月底拿到奖金,出于兴奋,发了条朋友圈,得到了很多夸奖和鼓励,然而其中有个朋友,却留言询问奖金数额。


还未来得及揣测用意,朋友便发来了消息,先是一阵寒暄,随后便说手头紧,张嘴向小何借钱。


刚发完朋友圈,想说没钱也不行,但小何打算给父亲换个智能手机,已经看好型号,准备下单。


无奈之下,只好对朋友说,这笔钱的用途已经有了计划,请他再找别人。说完之后还因为决绝了朋友,感到很愧疚。


没想到同学接着说:“作何用途?不是特别着急,就先借我吧,下个月就还你。”


小何尴尬到了极点,不知如何回复,明明已经拒绝了,朋友还极力勉强。显然朋友是因为没有被直接拒绝,以为还有争取机会,再次要求小何把钱借给自己。


相同的案例会还有:

被推销东西时,回答:我先考虑下一下吧;

被邀请吃饭时,回答:我不确定有时间呢;

被请求帮忙时,回答:我可能不太方便呢;


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请求都会被答应,若直接拒绝别人,难免产生尴尬,为了不得罪人,很多人会选择婉拒。


其实,“下次再说”更多是在表达拒绝,“看情况”更多是在表达不可能。如果说“好啊”“行啊”“没问题啊”这类的就是答应了;如果说“好吧”“行吧”“我看看吧”这类的其实就是拒绝了。


所以,请记住,在成人的社交规则中,没有坚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没有爽快的答应,即是拒绝。


礼尚往来原则

记得小时候,青黄不接时,会向邻居借面粉,一袋100斤,等小麦打下来新的,再及时还上,并且每次都会多还10斤。


奶奶总说,100斤是理,10斤是情,后来才明白,多的10斤,是为了答谢的馈赠。


有时候会疑惑,借多少还多少就行了,不多还,邻居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奶奶不这么认为,她说,你借我应急,我送你谢礼,借少还多是规矩,这是礼尚往来。


长大后,一直记着这段话,请人帮忙,无论大小,都会给予答谢。


请教同学一个问题,会和他分享自己的零食;


同事帮忙加了一个班,会请他吃一顿饭;


即使是在网上请教问题,也会在索得地址后,给对方寄一份家乡特产。


《礼记·曲礼上》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没有人的付出是无偿的,帮了你的忙,一定花费了别人的时间和经历,想要维持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帮助,必须予以答谢。


如礼记中所说,有来有往才是礼,如果只是单向的接受帮助,有来而无往,也就失去了礼。


失礼的人即使占了再大的便宜,也会得不偿失,至少,会因为没有遵守礼尚往来的规则,而付出代价。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看一件事,做到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人缘好的人,都遵守了这个规则,考虑对方的需求与难处,尊重对方,不为难对方,不忽视对方。


而那些不考虑对方想法,认为社交就是谄媚和阿谀奉承的人,永远无法获得好的人缘。 


好的人际关系,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去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会后的一场饭局,一度成为了刷屏网络的热点。



在这场马化腾、雷军、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齐聚的“人脉社交场”上,有人评论,“饭局之意不在饭,重要的是,跟谁在一起吃。”


刘强东带上了京东金融陈生强,让他坐在明星投资人朱啸虎身旁;王兴带上了出行板块负责人王慧文,位置紧挨着目前出行领域势头正盛的摩拜单车CEO王晓峰。


他们为什么特地这样安排?

 

刘强东和王兴都是飞黄腾达的野心家,结识人脉、利用人脉自然也是他们的长项。


在气氛亲切和谐的饭局上,将自己的得力干将安排在行业权威身旁,无论是探听行业内幕还是听取经验指导,都比平时要容易、简单地多。抓住这个宝贵机会,可以很轻松地获得重要的机遇和信息。


人脉带来的资源和机会,远比独自一个人埋头苦干更为珍贵和重要。


相反,不与人链接、不懂得通过经营人脉提升个人价值的人,往往总是过得不如意,在忙碌和辛劳中无法自拔。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曾经为了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不同的城市打工。



在这场体验中,她决定不利用自己的知识、学历和人脉,断绝所有和过去朋友来往,只靠1000美元的积蓄从零开始打拼。


芭芭拉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


她租住在偏远的房子,耗费大量时间在无意义的通勤上;因为没有朋友,导致没有人为她引荐更好的工作;她不得不同时兼好几份零工,没有精力管理自己的仪表和情绪,渐渐显露出一个粗暴、疲惫、不修边幅的失败者。


这段“悲惨”经历的结局是:单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怎么样都无法摆脱贫穷的生活,并且还会越过越惨。


所以,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如果你单靠一个人埋头苦干是很难走出当前的囧境,只有与人链接,经营好人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税颖而出。


手机扫一扫,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有保无险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X

1、不得发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用户不得发布负面言论。不得发布与本网站主题无关的内容。如有违反,将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措施,直至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2、网站内容仅为学习笔记、摘录、信息整理,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信息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

3、本站不会销售保单,请注意防范风险。

4、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要求,所有发帖及评论均须实名制,请实名认证后发言。

注册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