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回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x
保险难做,代理人队伍增速锐减
站在新年新起点,近900万的保险代理人队伍正面临增长困境。 业内资深专家指出,随着寿险代理人及银保渠道监管的趋严,险企主动清虚,代理人队伍增员承压,2020年新单增长压力不减。代理人增员的困境是保险行业未来持续面临的痛点,险企将面临持续的新单增长压力。 挖根究底,代理人队伍遭遇增长困境最直接的原因是:“保险越来越不好做”——在我国居民保障缺口较大且保险意识逐渐提升背景下,保障型产品正成为寿险公司持续发展的重点业务,但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度相对较大,对于保险代理人的专业要求相对较高,销售难度的增加,佣金收入的下降,导致部分人员不得不主动退出行业;而“越来越难做”的保险让许多新人望而却步。 某代理人坦言,前几年,卖附加万能险的年金险,一单保费就几万块钱;这两年卖很多产品都是重疾险,到手的佣金却并不高,收入确实降了不少。
“保险姓保”对代理人提出更高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险企重心转型保障型产品后,对代理人的个人展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代理人专业能力不足,就难以专业地理解和讲解相对复杂的保险型保险产品,还会导致销售误导现象频发;一些不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在失去了公司开展“专享会”、“产品展销会”等渠道之后,个人获客更为困难,收入也持续下降,不得不离开。 此外,代理人专业深度不足就无法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导致消费者不满意。因为随着80后、90后成为保险消费的主力人群,这一群体更加看重个性化需求,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的也更为广泛,尤其对互联网保险十分熟悉,如果保险代理人不够专业,提供的方案性价比不高,就难以满足这一群体的需求。
险企增员、留存两手抓 一方面是能力有限的保险代理人逐步离职,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需要更多的保险代理人打开个险渠道的布局,因此,保险公司对业务员的招聘频繁。但相对于此前的增员战略,如今各家险企都在提升准入门槛,更加注重增员的“质优”,而不单单追求量多。 对于增来的人员,险企则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及奖励政策,帮助新人留存。培训包括个人的销售能力,以及重疾险、健康险方面的一些销售观念,培训内容包括销售技巧、如何给客户讲解保障型产品等,对一些绩优的保险代理人还会免费提供高端培训的机会,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可以学习,同时,也可以请资深人士来做讲座。 针对代理人渠道的制度性缺陷,已有不少险企从“基本法”上做文章,以吸引保险代理人加入,例如提高佣金比例、改变抽成方式等,实行扁平化管理,也就是说,某层员工只能抽下一层员工的业绩抽成,再下一层就不能抽了。业内代理人表示,这种变化对底层的保险代理人来说,是很大的利好,因为总盘子就这么多,若底层保险代理人被一层一层“薅羊毛”,其积极性也很难持续。 提高保险代理人佣金,则是险企激励代理人展业留存的又一大招。有的险企重疾险提成达到首年所交保费的一半;有的险企除了常规的佣金之外,完成相应的任务,还会有额外奖励;另外,还有的险企设财富传承制度,吸引保险代理人加盟。
向“质优”要效能 面对代理人队伍“量增”困境,许多险企在“质优”上下足功夫,上市险企采取利用线上化工具、建立人才培养流程等方式转向提升人均产能,通过做大核心人力做强顶尖绩优,培育新生代代理人,以期打破“得人”难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客户年龄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在代理人发展方面,尽管引入人才成为保险行业的共识,然而“优才计划”并非一蹴而就。 2010年转型卓越代理人战略的友邦中国,其2018年人均NBV是行业的5倍,MDRT的比重为6.14%,而上市保险公司该项数据则不足0.5%。在显性的学历指标上,友邦北京2018年大学以上文化的代理人占比为71%,而上市保险公司中人力最优秀的平安,大专以上代理人占比则是25%-30%。 总体来看,在传统增员方式有效性逐渐减弱、保险行业“优才计划”施行需要更多配套的基础上,2020年上市保险公司总人力增速为微幅正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产品不同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代理人研读条款需具备综合经济、保险、法律、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寿险企业在增员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寻求数量上的增长,更要注重营销员个人品质、人均绩效等综合素质,并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营销队伍。一方面,要依托加强对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产能,如通过专业培训、通关等手段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销售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严把入口审核关,不能低估选拔的能力而高估改变的能力,人才不仅是培养出来的,更是选拔出来的,必须要提高入职的门槛,实现增员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来源: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