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展示小程序后台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338|回复: 0

生娃上升到国事:大国空巢的背后,有多惨烈?

[复制链接]

3835

主题

31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239
QQ
发表于 2018-8-9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登录回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x

转载自凤凰WEEKLY(公众号ID:phoenixweekly)


近日,各地接连出台政策,助推“二孩”。


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也发文: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指出各地的“二孩”鼓励政策,不能画饼充饥,而是要落到实处。



网友下面的评论,却让人啼笑皆非:


单身狗的无奈独白


好不容易脱了单,一转身又入新坑


终于有个养娃坑内人,感慨生活不易


尽管“二孩”政策大力推行,但从反馈来看,不少家庭对此依旧是观望态度。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已低于1.5,和一些发达国家持平。


1.5是一个相当低的数字。


它意味着我们每代人的数目,都比上一代,减少了四分之一。


计划生育国策

从施行到终结


建国初的百年战火,让国家人口锐减。那时,扛枪上阵的新战士,很多尚未成年。


那时中国内外忧患。国家政策上鼓励生育,限制堕胎,用最快的速度,补人口的短板。


1950年4月,发布《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1952年12月31日,又出台《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



接下来的十几年间,我国有幸没再经历战火。


此时人口若再快速增加,将打破土地承载的平衡。在这种局面之下,计划生育政策施行。


1982年起,“计划生育”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


1997年中原农村: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2003年河南洛阳,超生一胎14000,超生二胎25000


2001年河南宝丰,少生孩子是国家功臣


2002年浙江苍南山区,公路边的友好问候


2007年河南安阳,小康——紧张——恐慌


2010年合肥,包拯率王朝马汉,宣传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在中国施行了30余年。


据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15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代33.6%降到了16.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1980-1989年出生的人口为2.1957亿人


  • 1990-1999年出生的人口降成1.7152亿人


  • 2000-2010年出生的人口缩减至1.5938亿人


计划生育让中国少生了4亿人。这一阶段的生育政策,已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接下来,可以考虑开放生育,将生育权交还给家庭了。


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学者曾担心,中国的人口压力会加重。但从数据来看,实际情况令人始料未及:


数据来源:《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王培安,中国人口出版社,2016年


二孩开放前的预测是:2017年出生人数将在2023.2~2195.1万人之间。可是2017年的实际出生数,未超1800万。


也就是说,二孩开放后,中国实际人口出生率,比预估的下限还低。


国人养孩子的意愿,低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这是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结果,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


低迷的生育率之下,“大国空巢”的严峻未来,于中国而言,并非空谈。



大国空巢、出生人口雪崩

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经济学家Harry S. Dent认为,中国许多问题的关键,都基于人口。而当下,中国人对于国家人口的重要性,认识的远远不够。


在Dent的专著《人口峭壁》中写道:


中国的人口,将在2025年下降,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断崖,将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债务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个后果严峻的预言。而在当下,人口出生率低迷,对中国的影响,有几点最为显性。


1. 人口红利消失


“人口红利”,指的是国家中,青壮年占比高,孩子、老人数量较少。


人口红利下的经济,会呈现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三高”特征。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30年的“增长奇迹”。而从1982年到2010年,中国的青壮年比重,从61.5%上升至73%。


因而,许多学者将经济奇迹,归功于人口红利:一方面,老人、孩子占比较低,养老、哺育的资金比重小,更多资本可在市场流通。另一方面,大量适龄劳动力,意味着充足的劳动供给。


而农村新进城市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削弱了人口红利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使之一直持续。


数据来源:《人口红利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郭晗、任保平,当代财经,2014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15-59岁人口达到峰值,为9.25亿人。


此后,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


到了2017年年底,我国15-59岁人口为9.02亿,比峰值期减少2300万人。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多数得益于人口,那么现如今,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就意味着,中国曾经的经济模式,受到极大挑战。


它或许会变为一个瓶颈。


2. 中国在跑步进入老龄化


相较于他国,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极具特色。


从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是两个极端。它们影响巨大,但要在几十年后,才能显现。


到了今天,中国以“世无前例”的速度,步入老龄化。在这背后,意味着一系列新问题、大问题,形势注定很严峻。


严酷的养老金现状:


2014年,我国养老金出现收不抵支。此后,养老金亏空持续,并且每年都大幅扩大。


2011年各省城镇职工养老金结余情况,13个省份为负数


按照这种亏空“加速度”下去,养老金在可见的未来里,都岌岌可危。


而抚养比的数据,也不乐观。所谓抚养比,即平均多少年轻人抚养1个老年人。


随着新生人口的下降,我国抚养比,也连续多年下降。2011年为3.16,2016年为2.8。预测到2050年,全国抚养比可能降到1.3。


届时,年轻人的压力,将增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正在飞速老去。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数量,达到世界第一,而老龄化速度,也是世界第一。


预计在202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突破3亿。全国近¼的人口为老年人,中国也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而老龄化的压力,集中在个体时,就是“独生子女”一代的赡养危机。


一对夫妇,面临着赡养4个老人的巨大压力。


照片《独生子》,左手是母亲,右手是父亲。坐在中间的儿子无奈又无力。


“超老龄化”的社会现状,日本是前车之鉴。


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约占25%。而他们的生存状况,并不像东京的街道,一片光鲜繁华。


据2014日本总务省的《家计调查报告》,日本“0储蓄”的家庭占到了16.8%,25%以上的家庭,储蓄不足500万日元(约30万人民币)。


这样的家庭状况下,一个退休老人,即使领了养老金,也不够生活所需。并且,这类人群,所占数目不低。


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2014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


3. 人口悬崖对经济的“毁灭性”影响


目前,我们每年的出生人口在1700万。10年内,我国23-30岁的女性数量将锐减40%。


这意味着,中国的出生人口,将降至每年约800万。我们正面临一个可预知的“人口悬崖”。


从历史的经验看,经济趋势,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日本上世纪末(1989年前后)、以及美国在本世纪初(2008年前后)的经济顶峰与滑落,都印证着这一点。


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对消费者一生的支出、借贷、投资进行了详尽调查。


来源:U.S Census Bureau, Dent Research


人们步入社会的平均年龄在20岁。而美国“婴儿潮”(1946-1964年出生)一代人,结婚年龄在26岁左右,此时公寓出租数量达到最高。


夫妇一般在37-41岁的时候,购买人生中的最大支出——房产。而在46岁时,家庭支出达到峰值。


研究发现,家庭消费数额,前后类似抛物线形状。而美国的国家经济走势,与人们的消费趋势密切相关。


中国的“人口悬崖”就在不远的将来,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状况,势必面临严峻考验。


比计划生育更难的

是鼓励生育


不少学者,对中国的人口未来,持悲观态度。


“即便全面放开生育,生育率仍将低迷,中国将面临人口坍塌风险。”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助推二孩”。天津、湖北宜昌、仙桃、新疆石河子等地,均发布了政策,要延长产假、发放经济补贴等。


但和强力的“二孩号召”鲜明对比的是,民众却持观望态度。


或许如《生而贫穷》一书所写:中国人口雪崩式下跌,生育率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不起”。



从《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到《小学6年级,全班只有儿子没出国》,中国父母养孩子开销,速度堪比在风里撒钱。


一线城市的普遍现状是: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去家庭收入的一多半。


撇去上一代竞争不谈。孩子们的赛跑,从胎儿未成形就开始了。胎教早教学前教、琴棋书画机器人、奥数英语跆拳道。


长大成人的孩子,谁不是师出几十个兴趣班?孩子的成长,都是踩着人民币,踏出来的路。


而俯身为孩子铺路的,是含辛茹苦的父母。



早在2011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中:


  • 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教育支出为23000元人民币(约4000美元)。


  • 而74%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0000元人民币。其中36%家庭,低于10000元人民币。


除去教育支出之外,父母还扛着房子重担。高房价之下,孩子的一套房子,首付掏空两代人积蓄,贷款又搭上余下几十年。


这就是负重的中国父母。


因而有专家认为,“二孩”不在于养不起。而在于父母们“普通家庭,富养孩子”的观念。


现在,不仅富人家的孩子被当做“富二代”养,工薪家庭也把孩子“富养”。专家认为,正是这种观念,才带来了“二孩”的压力山大。



但从留言来看,多数人不认同专家的观点。



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与几十年前已完全不同。


对许多家庭而言,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不敢生”。父母已经顾不上考虑,自己未来,要靠孩子养老的问题了。


80后、90后终将晚景凄凉,或许不是句玩笑。


当政府能在教育、住房、医疗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才会有更多家庭“敢生”孩子吧。


在奶粉尿布要钱、报班学区房要钱、4个老人养老要钱、n口之家生活要钱的当下,要还想多养几个孩子...


最实际的途径大概只有:祈祷家里有矿。


手机扫一扫,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有保无险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X

1、不得发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用户不得发布负面言论。不得发布与本网站主题无关的内容。如有违反,将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措施,直至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2、网站内容仅为学习笔记、摘录、信息整理,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信息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

3、本站不会销售保单,请注意防范风险。

4、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要求,所有发帖及评论均须实名制,请实名认证后发言。

注册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