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展示小程序后台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227|回复: 0

保险之秋:保险业到了最难熬的时候

[复制链接]

3832

主题

31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70
QQ
发表于 2018-9-4 1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登录回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x

一年一度秋风起,给北京带来了少有的蓝天白云。这几天,微信“朋友圈”中北京天空是这样的: 



但同在北京,金融街15号今天的天空是这样的(图片同样来自“朋友圈”):



“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郁达夫在他的名篇《故都的秋》中这样说。


上周五下午,8月的最后一天,金融街15号的门口举行了一场简短的送行仪式,原保监会事实上的一把手陈文辉被欢送去了一公里之外的丰汇时代大厦南楼,彻底告别了保险业。




自此,世间再无金融街15号,只有鑫茂大厦,15号原有的400多号保险监管者今后再也无人“罩”着了。


在送行仪式上,人们有说有笑,但他们的内心估计和他们头顶的天空一样,颇有一番秋风起的滋味。


作为中国保险业的大本营,金融街15号曾经风光无限,在高光时刻,它掌管着全国100多万保险职工800多万保险代理人。2017年,保险业总资产16.75万亿元,收获利润2567.19亿元。按保费收入,中国保险业已居全球第二。


可就是保险业最风光的时候,在我国金融体系里,保险也还是小弟弟。2017年,我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252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7477亿元,有“宇宙行”之称的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利润就高达2875亿元。保险业全行业忙活一年,还不如人家一家赚钱多。


机构改革的号声一响,小弟弟自然只有被大哥哥“好好爱护”的份。银保监系统大合并,根据“三定方案”,只有一正四副,要“分流”三个。原保监会事实上的一把手第一个被“分流”,另一位也传闻将被外派到地方任职,仅存的那位还有两年行将退休。


此外,“三定方案”里,只给原保监会留下5个核心职能部门,其他该合并的合并,该裁撤的裁撤。至于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另行规定。全国现有36个保监局、5个保监分局上千人的保险监管者,前途未卜。


前不久,在某保监局召开的当地保险分公司负责人会议上,该局某位领导就坦言,他们的处长们、科长们现在人人自危,都在担心自己的出路。他甚至半开玩笑地“威胁”保险分公司负责人:“你们要是还敢乱来,正好可以推荐我们的处长们去顶替你们的位置!”


陈文辉进入保险业21年,其间参与了保险业众多大事件,包括原保监会的成立,也包括银保监的合并。业内公认他懂专业、懂业务、有人品,可以说是我国保险业的重要见证者。现在,连这位重要的见证者都离开了,其他人也只能看人脸色仰人鼻息了。


待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中国保险业,可能到了最难熬的时候。


数据不会说谎。上半年的行业数据出来,更印证了艰难时刻的到来,尤其是对中小保险公司。


100.5%,这是财险“老三家”净利润之和与财险行业总利润的比例。


92.5%,这是寿险“老六家”净利润之和与寿险行业总利润的比例。


无论是财险“老三家”,还是寿险“老六家”,净利润之和均超越所在领域净利润之和,大型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成席卷之势。


具体来看,中小财险公司数据惨烈,74家非上市中小财险公司合计净利润只有5亿元,其中亏损的公司数量达到了41家。而“老三家”(人保、平安、太保)合计盈利为230亿元,几乎拿走行业全部利润。


寿险业情况稍好,今年上半年有43家盈利,但亏损的也达到了36家,其中不乏成立十多年的险企。“老六家”(国寿、平安、太保、泰康、太平、新华)净利润合计736.75亿元,占比92.5%。


在保费增幅方面,“老六家”寿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53.7%,规模保费同比增长8%。领先行业10个百分点。


高歌猛进的市场份额叠加强劲的利润表现,再度凸显了中国保险市场之阶层固化,和中小保险公司的生存困境逾加严峻的现实。马太效应进一步强化,中小公司路在何方?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自银保监会成立以来,监管力度空前,重拳治理各项问题,中小公司的境地更为尴尬。上半年保监系统开具罚单687张,罚款金额达1.16亿元,共有501家次保险机构受罚,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公司。纵观2017全年,原保监系统一共处罚保险机构720家次,罚款共计1.5亿元。


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在资本市场开始有了“溢出”效应,一些资本开始退场。今年以来,已有9家险企披露股权变更方案。最近的一次,是华泰保险股东“国旅贸易”将其持有的660万股股份转让给“福士达”。这已经是华泰保险今年进行的第三笔股权变更。


险企股东“离队”虽各有苦衷,涉及战略调整、回笼资金等各类原因。股东对保险公司盈利预估偏差、强监管下险企营运脚步放缓等因素,均会导致股东出让股权。


“外部原因,则主要基于监管政策的变化”,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保险所所长粟芳认为,“2016年后,监管趋严,屡次强调保险保障,在此前提下,原本靠着高回报投资型产品获取保费的险企,营收、盈利出现难题,在此背景下,股东或萌生退意。”


实际上,转型进入艰难期,大型保险公司也没有看起来的那么风光。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上半年新单保费双双下滑;受此影响,两家公司的人均产能、营销人力及佣金也陷入发展瓶颈,甚至出现一定负增长。国寿股份总裁林岱仁就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季均有效人力虽受总人力回落影响,较2017年年末小幅下降5.6%。


就在负债端承受新单保费收入下滑之痛时,资产端却也因为A股市场大幅下跌导致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 


不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转型之中,也不乏亮点。


尤其是中国人寿,不但成功守住“寿险一哥”之位,银保趸交更是狂砍500亿元,推动业务结构大幅改善。


更重要的是,尽管负债端、投资端双双不给力,但中国人寿以及平安人寿的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最为亮眼的当属新华保险,上半年保费同比增长10.8%,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净利润57.99亿元,同比增长近80%。更为难得的是,新华保险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4.8%,净投资收益率高达5%,远超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


新华保险一场历时六年的转型,终迎来阶段性收官。


转型,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之路,既考验着股东的忍耐力、高管层的战略定力,也考验着整个险企的执行力。


业务大幅下滑的压力、现金流的压力、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压力和稳定队伍的压力,堪称“五座大山”。其中任何一座大山,都会随时压垮一家企业。历史底蕴大多不如新华保险的中小险企,能翻过这“五座大山”吗?


秋天是最好的季节,本可以丰收,本可以喜悦。但秋天也是最不好的季节,因为后面是寒冷的冬天。在最难熬的季节里,不妨沉静下来,为过冬做好必要的准备。

——源自《保险文化》,如不妥,请联系。



手机扫一扫,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有保无险
回复 打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X

1、不得发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用户不得发布负面言论。不得发布与本网站主题无关的内容。如有违反,将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措施,直至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2、网站内容仅为学习笔记、摘录、信息整理,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信息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

3、本站不会销售保单,请注意防范风险。

4、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要求,所有发帖及评论均须实名制,请实名认证后发言。

注册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